LG 在其新旗舰LG G7 ThinQ中采用最新MLCD+显示技术
在智能手机领域中,机友们对于 OLED 和 LCD 的争论似乎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战争。有意思的是,LG 的思路与三星多年专注 OLED 不同,在选择 OLED 和 LCD 双管齐下的情况下,目前仍更专注于 LCD 技术。因为就在最近,LG 在其新旗舰 LG G7 ThinQ 中采用了最新的 MLCD+ 显示技术,并认为这是新一代 LCD 面板技术,能够改变手机行业的游戏规则。
虽然近些年 LG Display 也一直在开发 POLED 面板,但在手机行业的吐槽点不少,或许这才是 LG 更热衷于 LCD 新技术的原因。关键是,有消息称苹果今年的新一代LCD iPhone 可能也将采用来自 LG 的 MLCD+技术显示屏。那么,MLCD+ 技术究竟是什么?又有什么优劣势呢?LG 的 MLCD + 技术其实早就在内部开发中了,去年科技博主 Robert Triggs 早就有幸参观过 LG Display 在韩国的内部展会,当时他表示 LG 的 MLCD+ 面板技术已经从实验室拿出来展示了,并且已经运用到部分电视机和旧款移动设备上,说明有大尺寸也有小尺寸类型的面板,而 G7 的发布则是 LG 首次将 MLCD+ 技术运用于智能手机。MLCD+ 技术是什么呢?毫无疑问,MLCD+ 技术仍然基于现有的 LCD 技术衍生而来。简单地说,传统 LCD 面板包含 R(红色)、G(绿色)和 B (蓝色)三个子像素,而 MLCD+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 W(白色)像素,采用 RGBW 排列。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面板的峰值亮度。
LG 在介绍 LG G7 ThinQ 显示屏时提到,在 MLCD+ 面板技术下,这块屏幕的峰值亮度达到了 1000 尼特(nits),使其成为全球最亮的智能手机显示屏之一。而超高亮度的特性,也更符合于 4K HDR 下一代视频技术的显示标准,因为 4K HDR 视频播放对亮度和对比度的要求非常苛刻,不仅要最暗时够暗,最亮时也能保证亮度,充分满足 HDR 内容的明暗变化。当然了,LG 这块 6.1 英寸的 MLCD+ 屏幕还有其他技术,例如分辨率高达 3120×1440 像素(564ppi),19.5:9 的比例,仅需非常窄的底部,以及 100% 的 DCI*P3 色域等等,需要时还能通过驱动提供多种显示模式(如自动模式、电源模式、游戏模式、专业模式等),或者调节屏幕的色温和 RGB 色阶。不过,MLCD+ 技术最突出的还是亮度特征。那么,为什么仅添加白色子像素,就能带来如此之高的峰值亮度呢?LG 对此也介绍得清楚了。他们认为,传统 LCD 面板上产生白色输出,通常需要通过 3 个彩色滤光片过滤白光然后再重新组合,相当于屏蔽或阻挡了三分之二的光,造成光浪费。而现在 MLCD+ 面板添加了专用的白色子像素,显然可以比传统 RGB LCD 面板产生更多的可见白光。重点是,MLCD+ 面板只需要一层液晶光偏振层来调节亮度即可,无需再增加更多的滤色器,这就摆脱了过去 LCD 的彩色滤光片效率不高,阻挡光输出造成浪费及降低峰值亮度的缺陷。由于透光率更高,显示屏峰值亮度可提高 50%,同时能耗又可减少 33%,画面层次感更强,更加鲜明。
上面这张图 LG Display 官方图就是最好的解释,可以看到,MLCD+ 技术就是在每个全像素在原有 RGB 子像素排列的基础上,再增加一个白色的子像素,重新由 RGBW 的子像素排列组成全像素。不过不可否认,在面板分辨率既定的情况下,这必然会对于子像素密度有所影响,三星就曾表示 RGBW 会降低图像清晰度和对比度(如下图)。要解决这一问题,其实可以将子像素的大小可以缩小,以此来增加总数量,但这么做又会破坏整体显示效果,因为提高峰值亮度的同时,由于子像素更小本身就会变更暗。而另一种做法是,让子像素可以保持相同的大小,但在增加 W(白色)像素的之后,减少 R(红色)、G(绿色)和 B(蓝色)子像素的数量,然而这种方案必然不可能带来更高的的分辨率。
目前不清楚 LG 在 G7 的 MLCD+ 面板中采用的是哪一种解决方案,毕竟分辨率的测量标准在 2016 年的时候已经重新修订,当看到三星 AMOLED 的 PenTile 子像素排列经久不衰就知道情况早已改变,因为无论是三星和 LG,目前两家的面板分辨率都已按照国际显示计量委员会(ICDM)新的分辨率测量标准评定,即通过明暗对比度调制 Cm (Contrast Modulation)来作为显示面板分辨率测量的最佳标准。
对比度调制 Cm 数值越高,显示的内容就越清晰,市场上 RGBW 显示面板的平均对比度调制数值为 60%,而对于 RGB 显示面板这个数字则为 95%。不过,既然 LG 表示 G7 这块 3120×1440 像素的 MLCD+ 显示面板设计符合 4K 内容显示标准,那么在清晰度这些指标上就没有太大问题,毕竟 RGBW 目前也获得了获 ICDM 认证,更不用说在手机那么小的屏幕上,肉眼已经很难分辨出这块高分屏的单个像素了。正如下图,LG 表示自家的 RGBW 比 RGB 更亮、更清晰、可读性更高。
无论如何,减少功耗对大多数手机用户来说绝对是更有意义的事情,而 LG 目前力推的这种 MLCD + 显示面板技术,至少在提高亮度并功耗降低方面的作用上毋庸置疑,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分辨率高但电池容量不大的手机,也不必太担心显示屏影响续航。正如 LG 所说,通过增加专用的白色子像素,MLCD + 面板能够比传统 RGB LCD 面板产生更高的显示亮度。由于日用不总是需要峰值或非常高的亮度,换句话其实也可以这么说,MLCD+ 面板可以以更低功耗实现与传统 LCD 面板相同的亮度。之前 LG 在展示 MLCD+ 面板时曾表示,同样同尺寸的 MLCD+ 面板比 LG V30 上的 POLED 面板功耗低得多了。虽然白色子像素的加入对色彩管理和调试更严格,但 LG 称亮度发生变化时色彩显示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。
如上图,LG 展示了常规 LCD 面板和 MLCD+ 面板并排做功耗对比。在同样的亮度下,MLCD+ 面板的功耗只有传统 LCD 面板大约一半而已。当然,主要显示的内容还是在白色背景上实现,此类内容显示 MLCD+ 的功耗优势最明显,而其他更丰富的场景自然不会看到那么高的能效。因此,综合各种因素,LG 称 MLCD+ 面板比常规 LCD 面板的能效提高了 33%。众所周知,在智能手机上硬件功耗占大头的往往是显示屏,或者说基本比其他任何组件的都更耗电,而网页浏览是手机用户最常见的任务之一,因此 MLCD+ 在功耗方面的改进对用户而言是最有意义的事情。LG 认为,这种技术将 LCD 面板又提升了一个档次。主要是因为除了功耗的改进之外,可提供的亮度更高,也更适合用户日常户外使用场景,再加上高分辨率,以及超薄边框就能容纳的特点,目前来看确实符合旗舰手机对高端显示屏的需求。总之,在 LG 的助推下,采用 RGBW 显示屏的手机接下来可能会越来越多,而购买此类手机的大多数用户,最明显的感受应该是续航已有所改善,同时户外看得更清晰。虽然可能因为白色子像素的加入牺牲一定的显示质量,但在手机那么小的屏幕上应该很难察觉到其中的差异。至于 MLCD+ 显示屏的显示效果以及内部像素结构如何,相信在 LG 新旗舰发售之后,无论是民间还是专业评测机构,一定会有更严苛的详细评测。最后,作为苹果显示面板的长期供应商,LG 确实有可能为 LCD iPhone 供应 MLCD+ 面板,目前大家对这种可能将横扫手机行业的面板技术有什么看法呢?